1398年风烛残年的老朱召见了他最喜欢的女婿梅殷,老朱对梅殷说到: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老朱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建,梅殷手握重兵数十万镇守淮安。
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后,梅殷拒绝燕军从自己防区通过,但是他并没有主动攻击燕军,也没有切断燕军的后路。最终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妻子宁国公主给梅殷写血书招降他。梅殷在驻地为建文帝发丧,追谥孝愍,上庙号神宗;然后回到南京接受朱棣册封继续镇守淮安!
笔者认为梅殷在靖难之役时保持中立态度,既不帮助朱棣,又不协助建文帝,是他权衡利弊后的结果。那就是朱家天下朱家人做,我两不相帮,可安享荣华富贵;一旦站了队,成功了还是驸马,没有上升空间;失败了就会人头搬家,挑担欧阳伦仅仅是走私就被杀了,何况他战败或者造反呢?
另一方面梅殷有自知之明,那就是他不是朱棣的对手,他梅殷只是一个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并不是蓝玉那样纵横疆场的猛将。老朱对梅殷的评价是:精通经史,堪为儒宗!梅殷一个书生如何去跟常年与蒙古军交战的朱棣相抗?建文帝百万大军都灰飞湮灭了,他手中那点兵不是去送死吗?
都说梅殷拥兵四十万,笔者认为那是夸张的说法,他最多有数万兵丁,加上后备兵员,可能有十来万。明朝初年总兵力只有一百万左右,梅殷驻守淮安一地不可能有兵四十万!朱棣率领三十万久以战阵的燕军南下,建文兵发兵百万相抗,老将耿炳文战败,李景隆战败投降。故梅殷再去跟朱棣相战,只是送死而已。
梅殷后来跟朱棣关系不好,总是心怀前朝,对于建文帝心中有愧。最终朱棣安排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两人将梅殷挤下水淹死,然后又斩了谭深、赵曦两人。梅殷死后宁国公主指责朱棣杀了她丈夫,朱棣就封梅殷的两个儿子当官,并说是看到他们母亲的面上。
综合而言,梅殷不是辅助治国的大才,也不是战阵上的名帅猛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笔者认为梅殷既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只是一个想明哲保身的庸臣。
朱元璋女婿欧阳伦历史上有其人吗?有啥史迹记载
在《明史》里有一段记录: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这个殷说的是明朝开国功臣的后人梅殷,历史上说他是一个性格恭谨,有谋略还善于骑射的人。朱元璋曾下诏称赞梅殷精通经史,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将马皇后的嫡女宁国公主许配给梅殷,明朝的官员对梅殷这位受宠的驸马都很尊重。
朱元璋临死前,担心自己那些儿子觊觎皇位,孙子朱允炆斗不过那些年轻力壮的叔叔们,于是把梅殷叫到身边托孤,嘱咐他辅佐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对梅殷也很重视,在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派梅殷率领四十万大军镇守淮安。
梅殷到淮安积极准备防御工作,下达的命令都很严明。建文四年,朱棣打败建文帝大军后俘虏了将领,随后派遣使者以入京上香的名义试图让梅殷放行。梅殷拒绝了朱棣这种借口,他对使者说,进香这事儿朱元璋早有禁令,想要违背的都是不孝之人。
朱棣听说后非常愤怒,他写信给梅殷说自己的发兵清君侧是顺应天命,不是人力所能阻止的。梅殷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根据《明史》记载:殷割使者耳鼻纵之,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王为气沮。
夜长梦多,朱棣不愿意跟梅殷死磕,于是绕过淮安直接进攻南京。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梅殷没有发兵救援,也没有派兵拦截朱棣的后路。史上上对此说法不一,有人称赞他是忠君爱国的人,也有人说他是虚有其表的墙头草。建文帝失踪后,朱棣逼迫宁国公主咬破手指给梅殷写了一份 *** 让他进京。
驸马梅殷跟宁国公主的感情非常好,拿到 *** 后失声痛哭。梅殷缓过气来询问建文帝的情况,使者只说了两个字:死了。梅殷叹了口气说:君亡与亡,君存与存,吾姑忍俟之。显然,梅殷也知道没了建文帝,自己去京城无异于羊入虎口。
宁国公主作为朱棣的妹妹,理论上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梅殷不敢赌,也不愿赌。梅殷放不下宁国公主,他没有趁朱棣篡位还没站稳脚跟这会儿拥兵自重,而是选择放下手中的权力跟随使者进京。人在落魄时,才能看出谁最在乎你。宁国公主在京城见到梅殷的时候,心情应该非常复杂。
世易时移,梅殷辜负了朱元璋的遗命。在建文帝失踪后,又没有以身殉国。他心里非常羞愧,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脸上总带着一副郁郁不平的神色。朱棣对梅殷这个曾经拿使者羞辱过自己的人也不放心,经常派人到梅殷家里监视。
永乐二年,有人上奏说梅殷培养死士,还跟女秀才刘氏勾结,给朱棣下诅咒。随后朱棣派户部的人检查梅殷的仪仗队,还让锦衣卫把梅家人都押送到了辽东。次年梅殷入朝在经过笪桥的时候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推入水中淹死,事后还上奏说是梅殷自己跳河而死的。
突如其来的生死离别,往往让人伤的措手不及。宁国公主知道梅殷的死跟朱棣脱不了关系,她接受不了这种沉痛的现实,踉踉跄跄的跑到皇宫,扯着朱棣的衣服,泪眼婆娑的追问丈夫的下落。
朱棣拿宁国公主也没办法,只好安慰她别再难为自己,他会派人严查。不久都督许成揭发谭深、赵曦,朱棣下令将两人斩首抄没家产,还给梅殷的两个儿子封官表示慰藉。只是,这种补偿真的能弥补宁国公主心中的伤痛吗?
欧阳伦(1356-1397年),进士出身,朱元璋的女婿。 洪武十四年(1380年)娶安庆公主,官至都尉。洪武三十年(1397年)曾“奉使至川、陕”,“数遣私人贩茶出境”,从中谋取暴利,陕西布政司官员不敢问。家奴周保更是蛮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殴打蓝田县河桥司巡检税吏,吏不堪其辱,向朝廷报告。朱元璋将欧阳伦赐死,周保等被诛杀。详细介绍 洪武三十年(1398年),又发生一桩大案,这个案子我们说它大,不是因为他涉及的金额,或者范围广泛,而是在这个案子当中朱元璋表现出了他的果断和坚决。什么案子呢?欧阳伦驸马案。明朝为了控制西蕃少数民族地区,用中原地区的茶叶,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把这个茶叶作为战略物资,严禁私自出口,因为你控制了茶叶,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它对你有需要,而且你把这个茶叶送给它以后,还可以得到马匹。这样对国家是几方面都有好处,因此就规定——禁止茶叶私自出关。驸马欧阳伦仗着自己是皇亲,让他的手下走私茶叶,这此人在地方上动用官府车辆,擅自闯关,不纳税,不服管,而且是任意捶楚把关的官员。地方守关的人不堪忍受向朱元璋来报告,朱元璋得到这个情况以后,非常气愤,把欧阳伦抓来杀掉,坚决处死。欧阳伦是什么人呢?刚才我们说过他是驸马,这个驸马他的尚的公主是谁呢?是安庆公主。这个公主不是一般的公主,她的母亲就是马皇后,就是朱元璋的最早的结发夫妻。马皇后一生就生过这么两个孩子——两个女儿,安庆公主是其一,至亲至爱,谁求情也不成,坚决把欧阳伦杀掉,所以朱元璋为了建立他的官僚队伍秩序,为了澄清吏治,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不惜灭亲。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cshi/202508-223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本文概览:1398年风烛残年的老朱召见了他最喜欢的女婿梅殷,老朱对梅殷说到: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老朱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建,梅殷手握重兵数...
文章不错《明朝好女婿(关于明朝好女婿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