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价格表

10月27日,上汽大众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的第2300万零一辆整车——ID.4X下线,这标志着上汽大众历时两年、总计投资超170亿元的MEB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根据上汽集团官方的发言,未来上汽大众中德股东双方将进一步加速其新能源汽车战略在中国的落地。

按照规划,该车将会同样在一汽-大众投产,并被命名为ID.4?CROZZ。作为此前海外版亮相的ID.4引进的车型,此次投产的?上汽大众ID.4X是基于大众MEB模块化电动车制造平台所开发的首款产品,未来,ID.家族产品都将通过这一平台打造。并且,上汽大众还将基于MEB灵活的模块化设计,陆续推出多款大众、奥迪、斯柯达品牌的不同级别、不同车身形式的纯电动汽车,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

资料显示,新车采用的扁平电池模块布局使车辆轴距更长,前后悬架更短,在空间上比传统燃油车更具优势和舒适性。同时,位于车辆中部的电池位置使车辆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与低重心,从而获得动感而均衡的行驶表现。在续航水平方面,ID.4X最高可实现550公里以上长续航里程。

参照12月份大众将在海外上市的ID.4车型,基础款车型市场起售价为39,995美元(约为28万人民币)来推测,未来无论是上汽大众将上市的ID.4X还是一汽-大众将上市的ID.4?CROZZ,国内售价都瞄向了20万元新能源车这一价格区间。

根据目前获取的信息可以发现,两款车都将上市计划或销售重心放到了明年。反观在明年同样将上市新车的蔚来、岚图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大众将ID.4引入中国意味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又迎来一个"搅局者"。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大众汽车在华率先迈进了年销量400万辆的门槛,成为中国市场上规模体量最大品牌。2019年度,大众汽车在华取得了423.36万台的销量成绩,在乘用车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0.6%的同比增长。中国市场在大众汽车全球销量中的占比高达38%,几乎和整个欧洲的销量相当。

长久以来,中国市场为大众汽车贡献了可观的销量,同时也为其向电气化领域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储备和用户基础。2015年,经历了"排放门"的大众汽车痛定思痛,决定借"新四化"的东风向电气化方向变革。

从大众的一系列在中国的举动就可以看到其发展电气化的急迫心情。除了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外,今年5月份,大众汽车与安徽江淮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增资获得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股份,并增持合资公司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以此换来合资公司管理权,在生产上游扩大了供给。

同样在今年5月份,大众斥资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获得国内第三大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根据两方的约定内容来看,至少在未来三年内,国轩高科仍拥有实际控制权。此后,如果大众中国收回其放弃的部分表决权,大众中国将成为国轩高科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大众而言,入股中国动力电池领域的大企业,一方面可以打通上下游核心产业链,保障大众汽车未来的动力电池配套,供应链的安全性更高。另一方面,大众的新能源车产品丰富性也能更有保障。譬如,MEB平台上的中高端车型可以继续配套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的中高端电池产品,而大众汽车相对低端的电动车产品则可以配套国轩高科的低端电池产品。

并且,大众在华30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丰富的渠道网络。据统计,上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现有经销商网络1400多家,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现有经销商网络900多家,未来纯电动车型加入后,将与现有燃油车一并销售。所以,这2000多家经销商网络,将为大众MEB纯电车型的销售提供可靠的网络支持。

目前,大众在上海安亭和佛山已建设纯电动车工厂,将在今年开始生产基于?MEB?电动模块化平台的纯电动车型,综合年产能将达到?60?万台。按照其2025年的战略计划,到那时,中国市场将年产销150万台新能源车型,覆盖包括大众、斯柯达、奥迪以及江淮大众旗下的汽车品牌。

如此来看,大众以生产优势、电池供应优势以及经销网络优势进入到中国电气化赛道中,势必将对国内新造车企业造成冲击,ID.4在华投产释放给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讯号,更像是"狼来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车|大众ID.4来了,德式制造在电动汽车业行得通吗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大众ID.4“跳票”了。倒不是阵容豪华的大众家族展台一定缺少这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只是少了ID.4的大众展台,隐隐中总透露着一股意犹未尽。

好在,ID.4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就在北京车展上,大众汽车正式宣布,将于10月22日在深圳发布国产版ID.4。这不仅仅象征着一款新车的上市,更预示着一个属于大众全新时代的到来。

大众ID.4的意义

考虑到大众对于ID系列给予了厚望,我们也很难像面对一款“普通”的纯电动车那样去面对ID.4。

一方面,大众对外宣称将全面数字化,而ID系列就是最好的窗口。高尔夫8虽然也采用了这个理念,但燃油车与数字化还会互为有些妥协,从大众全球发展角度来看,电气化,智能化的ID系列是一个新的起点。

另一方面,ID.4是首款登陆中国市场的ID系列车型,甚至比海外版的ID.3还要早。要知道,ID.3在海外发布时,大众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其赞不绝口,甚至表示如果ID.3的销量出色,将来会考虑替代高尔夫的位置。就连向来“霸道”的特斯拉总裁埃隆·马斯克,也在访问期间表达了自己对于ID.3的喜爱,这款车的产品力可见一斑。

那么,ID.4作为立项更晚的产品,它的成熟度一定会更胜于ID.3。而此时,它又要在中国市场国产,并且还将生产任务交给了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工厂以及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分别组装生产,占尽了天时地利的ID.4,似乎与成功就只差一个“人和”了。

大众对于ID.4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说做的相当到位,纵观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史,其实“双线并行”的策略是近些年才开始实施的。上汽大众推出了一款新车,那么一汽-大众一定也会推出一款定位相同的产品,两车的各方面产品力虽然类似,但就是在细节之处的差异,会使得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选择。

大众ID.4毫无疑问的也走在了这条路上,从研发周期来看,我相信这两家其中已经有一家的产品已经箭在弦上了,但为了等待“兄弟产品”的同步首发,官方还是按耐住了溢于言表的激动之情,宁愿选择迟到,也不愿意提前“偷跑”,可见产品定位之重。

按照时间推算,新车很可能将于2021年正式上市,如今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过了“群魔乱舞”的时代,混沌劈开,留在场上的一定都是有想法、敢为人先的产品。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新车的价格区间。

其实大众ID.4已经于9月24日正式在美国上市开始销售,新车分为1ST版和Pro版,售价分别为4.3万美元和3.9万美元。这个价格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更重要的是,ID.4的预售引起了美国消费者极大的热情。

预售当日,大众官网甚至一度崩溃。最终,价格更贵的1ST版ID.4在预售当天就宣告售罄,消费者只能选择Pro版,而这依然没有影响消费者的热情,ID.4在美国市场的订单增速依然非常快。这样的热销状况,似乎也预示着ID.4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之路。再加上大众品牌在国内市场有着天然的认知度优势,ID.4确实称得上是一枚“核弹级别”的产品。

▲ID.4伪装车在上汽大众MEB工厂下线

▲佛山工厂沙盘图

说完产品的定位,我们再回头看看工厂。大众似乎也意识到了ID.4很可能会有不俗的销量表现,所在早在2018年,大众就投资170亿元建造了上汽大众的安亭MEB新能源工厂,而竣工并投产的时间正是今年10月。另一边,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也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引入了大众MEB平台。未来,大众在华的这两家新能源工厂年产能有望达到60万台,为大众电气化之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如果细品,我们会发现大众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投资远不止于此。

大众的电气化、数字化之路

今年9月28日,大众中国CEO、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冯思翰博士对外界表示:“到2024年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携手合资企业伙伴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91亿元),加速布局中国电动出行领域。”

尽管大众集团“财大气粗”,但150亿欧元对于它仍然是个不小的数目,如果不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大众一定不会贸然出击。可见,布局电动出行领域的计划早已经形成了雏形。

根据计划,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汽车市场实现大规模电动化,并于2025年前实现15款新能源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将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了出来,有没有效果目前还不好说,但气势宏伟且声势浩大。要知道,中国是目前大众最倚重的市场之一,2019年全年,中国市场为其贡献了总利润的四分之一,这也是大众集团敢于把宝押在中国市场的最重要原因。毕竟销量代表了一切,而销量的背后,则是对品牌青睐有加的中国消费者。

因此,大众在华投入巨资很好理解,巨资下的第一款产品ID.4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接下来,咱们就在ID.4正式发布前,最后来梳理一下这辆车的亮点和配置。看看这款在美国市场爆火的产品,能否继续把热度延伸至中国市场。

关于国产版大众ID.4

大众ID.4是继ID.3之后第二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整车在外观方面一改大众曾经有些传统的设计思路,数字化与科技感的加持将ID系列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认为ID.4的外观设计比ID.3更容易讨中国消费者喜爱,一来是整车的造型比较饱满,二来是尺寸更大。整车对于灯光、装饰件的搭配也十分考究,显然这与奥迪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共鸣。

内饰上,我真的很喜欢这种纯粹的风格,清新的氛围就像把乘客带到了某个未来座舱中。但同时,大众也并没有用强烈的科技感让内饰变得冰冷,精致而内敛,清新而脱俗,应该是对这套内饰最贴切的评价。只不过这个颜色看起来好看,但真的用起来,恐怕还得时常打理。

由于目前国产版车型还没有公布动力信息,所以我们以海外版ID.4为例。海外版的ID.4单电机两驱版车型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09N·m,而双电机四驱版车型综合最大功率为225kW。续航方面,海外版单电机两驱版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402km。新车在国产后,动力参数理论上会有一定的变化,所以该数据仅从大家参考。

写在最后

老实说,大众对于新能源车的推进力度,在国内要比其它品牌大得多。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奇高无比,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仍然在震荡着一批又一批的消费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众ID.4会起到先锋兵的作用。因为迈出这一步,要比一辆车的单纯的评估销量,更重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1月3日,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落进现实。当晚,大众集团携手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分别推出ID.4?CROZZ和ID.4?X。

ID.4预售价在25万元内,最大续航里程550公里,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84.8?kWh电池包,提供后驱+四驱两种版本,45分钟充电80%。新车已于佛山和安亭工厂启动生产,2021年初上市。

ID.3\ID.4被寄予厚望。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甚至直接了当地表示:“希望ID.能够改变新能源汽车的新玩法,在中国市场成为新能源汽车首选品牌,2023年前推出8款ID.车型。”

ID.4在中国市场上胜算几何?虽然压力很大,但机会仍在。而无论是否一击而胜,大众都需要一款车来破局电动化。

大众ID.4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方面,ID.4各方面表现乍一看,很大众。其拥有大众的外观、大众的续航、大众的内饰、大众的智能表现。这就好比底蕴深厚家族出生的**,知书达理、中庸和平,不出错却也没有意外的惊喜。

这么一款大众化的车,如何成为新能源汽车首选品牌?

首先,这一市场机会仍在。25万左右的价格区间,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汉?EV、小鹏P7等均为轿车。在纯电SUV领域,广汽Aion?LX、比亚迪唐EV、ARCFOX?αT、天际ME7、威马EX6今年平均月销不超过200台,在市场并未站稳脚跟。

其次,造车正规军的身份与大众燃油车带来的光环。“大众汽车无可比拟的制造标准、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高度信任,以及我们在大规模量产时保持经济性和高品质的能力。”冯思涵介绍。

很难说?,大众汽车制造标准能完全不出错。毕竟,大众也曾因断轴被召回,也曾在湿式变速器的推进过程中引发巨大争议。但消费者对大众品牌的信任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历年来都是销量第一,市占率接近20%,马上路每五辆车,就有一辆来自大众。

再次,平台化让大众ID.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是后续产品经济性和更新速度的保证。大众燃油车已将多车型平台化开发发挥到极致,成本和新车开发效率为外界称道。在电动汽车领域,凭借MEB平台,大众也将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

冯思翰称,2023年前,大众汽车将推出8款ID.车型,覆盖全尺寸产品。这意味着,一款相对大众的ID.4也许不会立刻成为爆款,后续不断根据用户需求改进的新车,总会让大众变成某一类型用户选择的产品。

背靠MEB平台与巨大的出货量,?大众ID.4的经济性和效率也能得以提升。大众预计?2020?年?ID.?车型交付量2万辆,2021年10?-?16?万辆,2025年60万辆。这样的平台规模是所有造车新势力们望尘莫及的。

如果说上述优势,能使大众进入战场,在综合实力上赢得对手。最后一个优势,让大众拥有了后发先至的实力。大众在新能源长期的蛰伏期里,将最重要的棋子落在棋局以外——充电桩的建设。至2020年底,大众汽车的在华充电网络将从现有的40个超级充电站增加至250多个,包含3600个充电桩,覆盖全中国的16个城市。“我们要确保ID.4对每一个充电桩都能兼容,确保每一个充电桩都能真正使用。”冯思瀚称。

如今,大众ID.3在国外已经交付且小有成绩。交付的第一个月在欧洲市场取得了?8,571台的销量数据,空降欧洲新能源销量榜第三,仅次于雷诺?Zoe?和特斯拉?Model?3。

瞄准电动化,不设回头路

打造强势产品背后,是大众瞄准电动化进程不回头的决心。

“当谈论新能源汽车时,我指的是纯电动汽车。”冯思翰曾称。为此,大众摈弃了增程式技术,还曾数说燃料电池技术N重罪。

“对于汽车产业和地球的节能减排来说,增程式技术是胡说八道、最糟糕的解决方案,因为燃油发电非常不环保。”冯思瀚称。

燃料电池也被大众集团拉入黑名单。“我们理解氢能作为能源的巨大吸引力,但是不少研究表明在能效方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并没有竞争力。我们的决策非常明确:致力于在乘用车市场推进电动化。”冯思翰在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曾如是表示。

认定目标后,大众汽车巨额资金布局电动路线。

2019年11月,大众宣布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在电气化、混合动力和数字化领域将投入600亿欧元(约4675亿人民币)。这个数字相比2018年公布的440亿欧元,提升了36%。

大众集团对于电动汽车有清晰的发展规划。

2022年,大众将在全球建立8个MEB工厂,专门生产电动汽车;

到2023年,将有8款纯电动ID车型面市。

2028年,计划向全球推出70款纯电动车,并在全球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

在产品方面,到2029?年大众将推出?75?款纯电动车型,60?款混合动力车型。

2030年,欧洲和中国生产的汽车中电动车占比超40%;2050年,承诺在包括中国市场的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

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中国,大众入股江淮汽车,成功控股合资企业江淮大众,入股国轩高科。大众计划2025年,提升至150万辆新能源汽车。冯思翰称,150万辆目标中,ID.4占50万辆,且大部分车主将来自中国。

如今,ID.4已经推出,大众能否在特斯拉、传统自主新能源造车企业及新势力占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抢夺市场份额,市场很快将给出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cshi/202508-4987.html

(9)
cqygx56的头像cqygx56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cqygx56的头像
    cqygx56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 cqygx56
    cqygx56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10月27日,上汽大众成立以来累计生产的第2300万零一辆整车——ID.4X下线,这标志着上汽大众历时两年、总计投资超170亿元的MEB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根据上汽集团官方的发...

  • cqygx56
    用户080811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价格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