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作用

改善民计民生,发挥社会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

保障社会底线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是时代赋予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改善民生入手,切实构筑底线公平。要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做好城市低保对象调查、认定、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要制订社区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小组和应急小分队,组织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和相关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切实增强社区灾害应急处置及防灾减灾能力。要加强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劝导和生活救助,引导其到救助管理站求助,同时加强辖区内精神病人基本情况调查,逐一建卡立档,强化监管,确保管控万无一失。要大力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攀穷亲”、“结穷对”、“帮穷户”,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帮扶。要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搭建社区居民自助互助平台,增强社区扶贫济困作用。要重视福利**销售,积极配合开展福彩销售进社区工作,大力搞好公益宣传,树立“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的福彩公益形象。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和工作评价体系,推行“乡、村两级联查联审制”、“城乡低保听证评议制”、“票决制”、监督员制度和资金发放打卡直发制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社会救助的申请、调查、审批、公示等程序,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使社会救助工作真正成为阳光操作、对象准确、管理规范、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

救助者分多种,其中社会救助者是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的人员。

社会救助员上岗前由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就城市低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让社会救助员充分认识到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怀着一份爱心,凭着一份公心,严格按照政策办事,按照程序办事,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紧急救助者,当发生危害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时,承担先期处置、组织和帮助遇险或受灾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活动的人员。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紧急救助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紧急救助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紧急救助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红十字救护员证:

红十字救护员证,是指是指由省红十字会统一监制,由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印制、核发的红十字救护员实施现场救护行为的资格证明。多面向非急救或非医学专业从业人员,一般由各地方(省、市)红十字会组织培训和考核。

救护员证,全称是“红十字救护员证”,是指由省红十字会统一监制,由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印制、核发的红十字救护员实施现场救护行为的资格证明。

红十字运动与救护的基本知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初级应急救护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要领(根据学员需求选择培训内容)。

红十字会救护员证是专门面向广大民众的一种证书,因为在紧急事故中,民众如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初步的急救措施,往往可以为专业医务人员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cshi/202508-5720.html

(4)
cqygx56的头像cqygx56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cqygx56的头像
    cqygx56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 cqygx56
    cqygx56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改善民计民生,发挥社会救助的保障兜底作用保障社会底线公平和增进国民福利是时代赋予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基本民生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各社区务必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提...

  • cqygx56
    用户080903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如何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作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