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今异义
1、高可二黍许(可:大约。今常用作表示许可,可能,值得,同情,转折等)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今常用义为:曾经)
3、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简拔,选择。今常用义为:简单,简直等)
4、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5、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核舟记》中的“核舟”是什么意思?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特殊精湛的技艺。
2、能以径寸之木: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
3、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这里指雕刻。
4、罔不因势象形:罔,无、没有。因,根据、依据。这里指就着。象,模仿 ,这里指雕刻。
5、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乘船浮行。
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奇,零数。
8、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凉的秋风缓缓地吹来,江面上没有泛起波纹。徐,缓缓地。 兴,起。
10、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
11、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12、佛印绝类弥勒:绝,极。 类,像。
13、舟尾横卧一楫:楫,船桨。
14、其人视端容寂:端,正。
15、其船背稍夷:背,脊背。这里指船底。夷,平。
1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古代加在男子名字后面的美称。
17、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18、其色墨:墨,黑。
19、其色丹:丹,朱红色。
20、为人五;为窗八:曾不盈寸:曾,尚、还。 盈,满。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长而窄。
23、篛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篛,“箬”的异体字。 特殊句式 名词作动词
1、古今异义
(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3)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通“拣”,挑拣。
今义:简单,容易。
(5)人物:古义:人和物
今义:被描写或有突出贡献的人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尚,还。
今义:曾经
(7)高可二黍许:许,古义:左右
今义:答应或表示猜测
(8)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
今义:不成双的(跟“偶”相对)
2、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扩展资料:
1、作品介绍: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2、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3、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百度百科——核舟记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wiki/202508-189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本文概览:一、古今异义 1、高可二黍许(可:大约。今常用作表示许可,可能,值得,同情,转折等)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尚,还。今常用义为:曾经) 3、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简拔,选...
文章不错《核舟记贻古今异义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