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温度调控在杏树保护地栽培中关系到栽培的成败。杏树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及适应范围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满足其温度要求,便会影响杏树的生长、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在花前和花期,如果达不到所需要的温度,可采用临时性加温措施。温度高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开闭通风口来实现的。具体的温度管理指标见表5。
表5 杏树大棚温度管理指标
(2)湿度杏树耐旱怕涝,栽植时要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在杏树不同发育阶段对保护地内空气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催芽期空气湿度要大些,可以达到70%~80%。但在开花期空气湿度要低些,如果保护地环境内湿度过大,常使花粉生活力降低,扩散困难,影响坐果。花期应设法降低其空气湿度,使之保持在60%左右较为适宜。杏树发育后期,若湿度过大,会使新梢徒长,影响光照和花芽形成,此期湿度应小于60%。空气相对湿度可采用通风换气、覆盖地膜、改变温度和控制灌水等措施调节和控制。(3)光照针对保护地环境条件下,光照弱、光照时间短等特点,在采取高效透光膜、建造合理的保护地结构的前提下,主要采取人工补光、悬挂反光幕、地面铺设反光薄膜等方法来弥补光照的不足。
生产上一般用白炽灯等来增加光照。具体做法是:在棚脊最高处,每4米左右悬挂一只60瓦白炽灯,距地面2米左右。下午盖上草苫后马上开灯,到22~24时关闭灯光。阴天也要补充照明。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碘钨灯,效果更佳。
利用聚酯镀铝膜作反光幕,将入射到日光、温室后墙部的太阳光反射到前部,能使前部增加光照25%左右,可明显改善棚室内的光照条件。将2米宽的反光幕张挂在北面后墙上即可。
果实成熟前1个月,在树冠下铺设聚酯镀铝膜,将照在地面的光线反射到树冠下部和内膛里,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果实着色。
1、从入冬到发芽前,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剪除掉病枝,集中销毁,刮除老树皮,清除越冬病虫源,减少病虫基数。
2、开花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枝干,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球坚介和其他越冬虫卵。
3、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杏象甲出土上树危害期,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摇树,人工捕杀,清除虫果,并及时喷20%速扑杀2000倍液和50%多菌灵600倍液混合液。防治杏象甲和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也可选用其他杀虫杀菌剂混用。
4、4月中旬喷40%菊马乳油1000倍液和速克灵200倍液,可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及桃蚜。
5、6月中旬用灭扫利2000-30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和多霉清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介类、黑斑病、穿孔病等病虫,并人工捕杀红颈天牛成虫。
6、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群集而未分散的舟形毛虫,或及时喷速灭杀丁2000倍液进行防治。
7、如杏树已发生杏褐腐病、杏疮痂病可用药剂防治。杏树芽萌动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杏落花后立即喷大生米-45药剂800倍或80%代森锰锌800倍,
以后每10-14天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8、如杏树已发生的是杏细菌性穿孔病,用药剂防治的方法为:杏树发芽前,全树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50%退菌特100倍,铲除在枝溃疡部越冬病源;
生长季节,从小杏脱萼期开始,每隔10天喷一次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70%代森锰锌700倍或65%代森锌500倍。
扩展资料
栽培技术
播种或嫁接繁殖。嫁接砧木可选山桃、梅、东北杏等,于7月中下旬进行丁字形芽接。芽接不可不晚,否则离皮困难,成活率低。如当年芽接末成活,可至次年春季枝接。也可用分蘖繁殖。 杏树寿命长,华北、西北各地常见百年以上大树,产量仍很高。经济寿命亦很长,在40~50年间。
杏对土壤、地势的适应能力强,多种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800~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长。在壤土、粘土、微酸性土、碱性土上甚至在岩缝中都能生长。杏树耐寒力较强,可耐-30℃或更低的温度;耐高温,如新疆喀什等地,夏季最高气温43.4℃仍能正常生长结果且品质佳。
杏树不耐水涝,地面积水3天就会烂根树死。在种过杏树、桃树、李树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地方,不可再建杏园,否则易发生再植病,轻则树体发育不良、品质差,重则死树,导致建园失败。杏品种大多数自花不育或自花结实率很低,故而必须配置授粉树才能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
一般情况下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3~4∶1。杏树苗木繁殖主要采用嫁接繁殖,常用的砧木有山杏,即西伯利亚杏,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寒、抗旱、与杏的嫁接亲和力强,可以提高苗木的抗旱、抗寒力,而且有矮化作用。
用普通杏作砧木,因树体高大,枝干粗壮,开始结果和进入结果期稍晚,但寿命长。有的地区用山桃、李、梅、榆叶梅等作砧木,多数表现亲和力弱,成活率低。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力、管理水平等来确定,一般鲜食用杏2~3米×4~5米的株行距较为合适,亩栽40~80株。
仁用杏2~3米×3~4米株行距为宜,亩栽55~110株。加工用杏可取二者之间的密度。
百度百科-杏 (杏树花)
百度百科-杏(蔷薇目蔷薇科植物)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yule/202508-167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本文概览:(1)温度温度调控在杏树保护地栽培中关系到栽培的成败。杏树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及适应范围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满足其温度要求,便会影响杏树的生长、产量和果实的品质。在花前和...
文章不错《杏树设施栽培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如何调控?》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