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是理解和分析机电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手段。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建立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对于一个机械系统,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用来建立动力学方程。在机电系统中,也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机械部分的质量和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确定作用在系统上的外力和内力,以及它们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建立关于系统运动状态(速度、加速度、位置等)的方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可以用来建立机电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机电系统中,能量通常包括电能、机械能、热能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总能量应等于各部分能量的总和。通过确定各部分的能量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可以建立关于系统动态行为的方程。
基尔霍夫定律:对于一个电路系统,基尔霍夫定律可以用来建立动力学方程。该定律指出,在一个电路中,任意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通过确定电路中各部分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建立关于电流、电压等动态行为的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方程是一种广泛用于机械、电磁、光学等领域的方法,可以用来建立复杂的机电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该方程通过引入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建立起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二阶微分方程。通过确定系统的约束和自由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建立关于系统运动状态的方程。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来建立机电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测试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可以获得系统的响应特性和参数。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对系统进行建模和辨识,从而建立起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方程。
建立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机电系统的动态行为,为设计优化和控制系统的性能提供指导。
动力类型分两种:一为个体,二为系统。
个体的动力源自内心,自我内驱。
系统的动力源自结构,调节反馈。
如果自我内驱之力暂未被激发,可躬身入局,将自己嵌入系统之中,杠杠系统之力。
但系统之力,若无初心,也许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到底是系统之力在加持个人?还是个人之心在改变系统动力?
个人的内因和外因能打造和构建个体的系统动力模型吗?
所以,杰伊*赖特*福雷斯特这句:”我们尚未充分理解支配系统行为的原理。“,让我印象深刻。
一、印象最深刻的片段
系统动力学模型,通常包括:源:对系统的输入;汇:吸收输出;存量:跟踪变量的水平;流量:刻画各存量水平之间的反馈;速率和常数用于流量;流量可以随时变化,也可以固定不变;另外还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以上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所必要存在的几个要素。
二、收获和启发
1)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正负反馈回路。正反馈回路既可以导致良性循环,又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启发:正反馈指增强刺激和回路。
2)构建一个有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艺术体现在:既要包括足够多的细节来显示我们的直觉哪里行不通,但也不能够包括过多的细节,以至于会创造一个像现实世界一样混乱泥淖。启发:最有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都是处于那个边界上,这就是建模的艺术,之所以要建立模型是,为了我们更好的采取政策和行动。
三、行动和改变
1)明天对本书第19章进行拆解。
2)尝试着构建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系统动力模型。
我们常常能考虑到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但对于间接影响不一定能够随时考虑到,而间接影响是指各种正负反馈。而构建系统动力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和深入的进行思考。
见自己,已然很难,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嵌套在各种各样的模型之中。
见世界,会更难,因为受时空所限,我们脚和心所能触达的地方永远有限。
见众生,则会难上加难,因为众生世界,纷繁多彩,而且内外之因相互融合,与世界万物层层嵌套,相互联系。
所以,还去“见”吗?
当然!
早安,长沙~打卡,全世界!
2020年1月5日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yule/202508-391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本文概览:建立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是理解和分析机电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手段。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建立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牛顿第二定律:对于一个机械系统,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用来建...
文章不错《建立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