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动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

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

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

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

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

省费用。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

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 D 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

b 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

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 GB3215、API610 第八版、GB9239 和

ISO1940 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

在 GB9239-88 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

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

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

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

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

平衡就足够了?quot;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

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

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

1)何谓盘状转子

主要用转子的直径 D 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 b 之比值来确定。在 API610 第

八版标准中规定 D/b<6 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 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6

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2)支撑间距要大

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 b 之比值≥ 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5

3)转子的轴向跳动

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

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

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 GB3215

和 API610 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

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 转/分时,不论 D/b<6 或 D/b≥6

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 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

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 转/分时,如果 D/b≥ 只做静平衡6

即可。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 1/2。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zlan/202508-1618.html

(21)
cqygx56的头像cqygx56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cqygx56的头像
    cqygx56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 cqygx56
    cqygx56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

  • cqygx56
    用户080506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机械原理动平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