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颜喀拉地层区

本区下中泥盆统出露零星,缺失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比较连续,尤以海相三叠系最具特色,著名的巴颜喀拉山群横贯全区,分布广泛,厚度巨大。

1.依吉组(D1y)

出露于玉树地区的白倾通至科西浪、玉树县城一带,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为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变细粒石英砂岩夹少量变粉砂岩、变不等粒长石石英杂砂岩、灰绿色绢云石英微晶片岩、细粒白云母石英片岩、绢云钠长石英千枚岩、长英质糜棱岩;中部为灰白色片理化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粉晶细晶大理岩、灰绿色蚀变玄武岩、绿帘绿泥钠长阳起片岩、细粒钠长角闪片岩、含钙铝榴石细粒石英岩、绢云钠长石英千枚岩;上部为灰色二云石英片岩、变石英砂岩、变石英粉砂岩、黑云石英片岩、含钙铝榴石石英岩、中细晶大理岩等。与两边地层均为断层接触,厚度大于3752 m。

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加厚,变质程度加深,新寨以西为低绿片岩相,以东达高绿片岩相。

区内没有化石依据及确切的同位素测年资料。玉树县幅认为与四川稻城-木里老灰里一带的依吉组可以对比。木里依吉剖面大理岩中产牙形刺Polygnathus gronbergl,Spathog-nathodus optimus,Ozarkodina denckmanni,Panderodus striatus等,均为早泥盆世的重要分子或常见分子。本区依吉组归早泥盆世。

2.中泥盆统(D2)

出露于羊湖尖头湖附近,为浅海-次深海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以构造岩片形式产出。主要岩性为深灰、黑灰色厚层千枚状绢云板岩夹大理岩化砂屑、生物屑灰岩及变质岩屑石英砂岩。绿片岩相变质,顶、底为断层接触。厚约80 m。

产牙形刺Polygnathus serotiuns,P.linguiformis bultyncki,P.linguiformis linguiformis,Ic-riodus angustus。其中Polygnathus serotiuns 产于云南富宁中泥盆统坡折组,P.linguiformis linguiformis产于广西邕宁下、中泥盆统那叫组,P.linguiformis bultgncki产于贵州普安中泥盆统罐子窑组,Icriodus angustus产于四川龙门山中泥盆统关雾山组。时代属中泥盆世。

3.黄羊岭群(PH)

出露于康西瓦、泉水沟向东至伯力克、叶亦克、黑石北湖、羊湖等地,达日、久治等地有少量出露。为陆源碎屑复理石夹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灰黑色页岩与岩屑砂岩互层,韵律性强,发育鲍马序列。下部以灰黑色页岩为主,夹灰褐色中厚层细-粗粒岩屑砂岩,偶夹泥晶灰岩,局部夹礁灰岩;中部灰黑色页岩与岩屑砂岩互层,夹多层复成分砂质砾岩及泥晶砾屑灰岩;上部深灰色中-细粒岩屑砂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夹生物屑微-泥晶灰岩。与下伏地层断层接触,未见底。羊湖地区与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整合接触,厚约960 m。

黄羊岭群中部产 类化石,下面Misellina代表中二叠世栖霞期沉积;上面Neoschwa-gerina代表中二叠世茅口期沉积;上部产孢粉化石,为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组合的连续性(昆仑、羌塘等地中上二叠统之间为不整合)说明黄羊岭群与高原北部的同期沉积环境有差异,加之其与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共生,反映羌塘地块与昆仑地块间可能存在从二叠纪-三叠纪连续沉积的继承性盆地。

黄羊岭群下部处于浅海陆棚环境;中部浊积岩发育,为次深水-深水环境;上部已不夹砾屑灰岩、砂质砾岩和浊积岩,说明盆地已经淤浅,处于浅海陆棚环境。该群从羊湖地区向西,在伯力克一带出现规模巨大的粗粒火山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可能是靠近岛弧一侧所致。

4.西长沟组(T1x)

为1∶25万奥依亚依拉克幅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出露于西长沟地区两个泉—刀锋山一线以南,雪雨水湖-黄羊沟一线以北的区域,为浅变质的陆源细碎屑岩系,由变长石岩屑砂岩、变岩屑长石砂岩、片理化变长石岩屑砂岩、变粉砂岩及绢云板岩构成。劈理发育,下部具正粒序递变层理。与下伏黄羊岭群断层接触,厚度大于400 m。在叶亦克和黑石北湖地区,为暗绿色变凝灰质砂岩夹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少量泥晶灰岩及灰岩团块,为浅海陆棚相,距陆源地不远。

产孢粉化石组合 Densoiporites nejburgii,D.playfordi,Lundbladispora obsolete,L.willmotti,L.variabilis Patellisporites orbustus,Nevesisporites forssulatus,Punctalisporites fun-gosus,Aratrisporites palettae,Alisporites parvus,Taeniaesporites pellucidus 等。绝大多数产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德国以及我国北疆、云南富源等地的早三叠世,西长沟组的时代为早三叠世。

5.巴颜喀拉山群(TB)

北西-南东向出露,西起麻扎以东,经可可西里至巴颜喀拉山,北界为康西瓦-木孜塔格-鲸鱼湖大断裂,南以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为界。主要为砂泥质类复理石沉积,钙质及火山物质很少,厚度巨大,浅变质,具活动性沉积特点,多为次深海-深海浊流沉积。由于断裂发育,褶皱紧密,生物贫乏,岩性单调,缺少标志层,以灰色、灰绿色为主,覆盖大,岩石裸露差,剖面不完整,各地出露的层位又不一致,地层划分对比相当困难。与下伏黄羊岭群为整合或断层接触,厚度大于6160 m。

根据岩石组合、接触关系、岩相特征及生物化石特征等,暂将本群划分为下列4个非正式组级单位:

砂岩板岩组(TB1) 厚层状不等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叶片状钙质板岩、粉砂质板岩互层组成大型、巨大型韵律结构,砂岩中发育斜层理、水平纹层理。在砂板岩层中局部见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无固定层位的外来碳酸盐岩岩块,其中产二叠纪腕足类化石。本组产菊石化石Leiophyllites pitamaha,植物Cala-mites?sp.等,该菊石为早三叠世晚期至中三叠世早期分子,东昆仑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中产有丰富的该属分子。本组为近物源区快速堆积的产物,属台地边缘至浅海陆架沉积环境。

砂岩组(TB2) 青灰色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板岩等组成韵律层序,层位稳定,发育粒序层理、平行层理,砂岩底层面槽模、沟模十分发育,局部发育重荷模,局部地段尚夹有厚约5~8m的安山岩、英安岩等火山岩。砂岩组显示活动构造背景下的造山带物源特征,属半深海环境内扇叠置中扇沉积。化石极少,珊瑚具有明显的搬运和磨蚀痕迹,植物碎片较多,遗迹化石为深水环境组合,属Nereites遗迹相,主要为遗迹生物进食时循回往复所造成的觅食潜穴,产于砂岩与板岩的界面之间,这种遗迹相化石产于深水环境,尤其在浊流环境中出现。

板岩组(TB3) 由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板岩组成。具有相当好的韵律性,板岩中夹薄层砂岩透镜、硅质团块及毫米、厘米级韵律性薄层粉砂岩与板岩层,说明当时沉积物补给不足,为海水较深的外扇-盆地平原环境。产双壳类 Halobia yandcngensis,H.yunnanensis,H.convexa,为半浮游的Halobia动物群,生活的海底可能较动荡,海水较深而缺氧或含氧甚少,绝大多数底栖生物难以生存。与其共生的尚有遗迹化石,也是一种深水环境下的Nereites遗迹相。时代为晚三叠世。

顶部砂岩组(TB4) 下部以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粉砂质板岩,局部夹菱铁矿、粉砂质粉晶灰岩。发育风暴层序,未见暴露标志和海滩冲洗层理;上部以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和粘土岩为主,夹细砂岩。“潮汐层理”极为发育,顶部岩层发育对称波痕及煤线。产双壳类化石 Myophoria(Costatoria)mansuyi,Placunopsis remuensis,Plagiostoma sp.,Myophoria(Elegantinia)venusta,含少量Halobia sp.,常与植物碎片共生,可能代表了一种有淡水注入的泥质砂底的近岸滨海环境。遗迹化石组合属浅水环境下的Cruziara遗迹相。上述双壳类化石在我国西南、青海玉树地区、西藏地区的晚三叠世诺利期都有分布,其中Myophoria为东南亚一带那贲动物群的代表分子,扬子区诺利期的带化石。因此顶部砂岩组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诺利期。本组下部为风暴沉积,反映了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浅海陆棚环境。顶部出现了海陆交互相-沼泽沉积,并以沼泽沉积为主,有利成煤环境,但由于大量的陆源碎屑以粘土质为主,从而破坏了沼泽的聚煤环境,未能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煤层。

巴颜喀拉山群区域上岩性比较稳定,但在羊湖地区出现了不少黑色页岩,在木孜塔格一带还夹有少量火山岩,在伯力克一带夹少量砾岩。

6.卧龙岗组(T3w)

出露于叶亦克幅的黄羊岭至硝尔库勒湖之间的卧龙岗一带。为河流相碎屑岩。底部为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钙质细粒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含砾不等粒岩屑石英砂岩、灰红色薄层砾岩、砂砾岩夹黑色页岩、炭质泥岩、页片状粉砂岩,具正粒序;下部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页片状粉砂岩与页岩不均匀互层,砂岩层面常发育不对称波痕;中上部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与粉砂岩互层,砂岩发育斜层理、平行层理及砂泥韵律层理。与下伏黄羊岭群断层接触,厚约3880 m。卧龙岗剖面为中粗粒岩屑砂岩,含砾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与黑色粉砂岩互层,夹细砂岩、似层状砾砂岩、砾岩;上部夹煤层,厚约30 cm,产丰富的植物化石。

从下往上,沉积环境大致可划分为河道、河岸和河漫滩等3 个亚相。底部为河道亚相,以河底残留沉积、曲流砂坝沉积为主。下部为河岸亚相,为天然堤或边滩沉积。中、上部为河漫滩亚相,以漫滩湖泊和河漫沼泽沉积为特征。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植物生长,局部形成河滩沼泽,横向上形成不连续的劣质煤层、煤线。

前人在卧龙岗剖面黑色粉砂岩中采到植物化石 Neocalamites carrerei,Drepanozamites sp.,Bernoulia sp.,Sinozamites leeiana,Glossophyllum shansiensis等。上述植物化石产于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群以及祁连山地区的晚三叠世南营儿群中,它们的时代都属于晚三叠世。

蛇绿混杂岩填图单元的划分及准则

(一)基性-超基性岩

长城纪-青白口纪阶段基性-超基性岩比较发育,在阿尔金、昆仑山均有出露(图3-1),其中昆中北地区与阿尔金地区比较一致,而昆南地区的侵入体在岩石组合、稀土元素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1.阿尔金地区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阿尔金地区形成时代大致集中于1400~1100 Ma间,以英格里克岩体(1379 Ma)、木纳布拉克岩体(1118 Ma)为代表,以超镁铁质杂岩类岩体为主。

(1)英格里克超镁铁质-镁铁质岩

出露于阿尔金山的肖鲁克布拉克—稀什托格腊克环形山一带,环绕环形山花岗岩体呈北东向弧形展布,计有大小岩体近10个。主体在环形山花岗岩体的南部边缘,余者分布于外围古元古-新元古代地层内,呈构造岩片形式产出。据岩体中所获1379 Ma(U-Pb法,1∶25万瓦石峡幅)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1312 Ma及1209 Ma(U-Pb法,1∶25万瓦石峡幅)等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其形成时代为蓟县纪早中期。

岩体分超镁铁质和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两类。前者出露于环形山一带,为主体岩石,由辉橄岩、橄榄岩和辉石岩构成,岩石间互为过渡,垂向分带明显,具结晶分离或堆晶结构的似层状构造,由辉橄岩和橄榄岩构成的堆晶韵律层厚度相对较薄,而由辉橄岩和橄辉岩构成的韵律相对较厚。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有蛇纹石化纯橄岩、蛇纹石化辉橄岩、橄榄岩、变辉石岩、变辉长岩和角闪岩等,各岩石间互为过渡,分离结晶、堆晶韵律和层状构造发育,从下往上可见由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或角闪岩)→辉长岩的较完整堆积韵律层序。

(2)木纳布拉克镁铁质-超镁铁质岩

出露于且末县南阿尔金南缘断裂带北侧,由4 个岩片组成,呈近东西向展布,长24 km,宽6 km,面积约150 km2。受两条北西西向背向式逆冲断裂控制使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同蓟县系变基性火山岩呈楔状交替产出。其北与新太古-古元古代阿尔金岩群、南与中元古代巴什库尔干群呈断层或构造面理接触。据二辉橄榄岩中所获1118 Ma(Sm-Nb法,1∶25万且末一级电站幅)同位素年龄值,确定其时代为蓟县纪。

岩体分镁铁质、超镁铁质和浅色岩三类。超镁铁质岩石包括纯橄岩、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普遍蛇纹石化、滑石化和片理化,常夹有辉石岩、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透镜体。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以堆晶式韵律层状构造发育为主要特征,岩石有橄榄辉石岩、橄榄角闪辉石岩、角闪辉石岩、辉石岩、角闪岩等。浅色岩类以闪长岩为主,次为斜长花岗岩,多呈构造或侵入接触产在超镁铁质-镁铁质杂岩内。

(3)形成环境探讨

英格里克岩体中辉石岩-辉长岩堆晶层序内有呈透镜状、布丁状、不规则状产出的榴闪岩和石榴蓝晶斜长片麻岩包裹体,两种包裹体同新太古-古元古代阿尔金岩群和白沙河岩群岩性有些相似或可对比,特别是榴闪岩同阿尔金岩群a岩组的基性火山岩成分十分近似,表明深部的硅铝壳层基底可能由新太古-古元古代古老变质岩系构成。因此确定该区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并非蛇绿岩,而是一种注入上地壳的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产物。

2.昆仑山地区

昆仑山地区,在昆中构造混杂岩带南、北两侧均有出露,形成时代大致为1550~891 Ma。北部地区岩体赋存于北西向构造带中,呈独立岩体侵入于古老变质岩系中,以镁铁质岩类为主,岩石化学特征类似于阿尔金地区的同时代侵入体。南部岩体形成时代大体在1000 Ma。岩石类型从超镁铁质-镁铁质-中酸性岩组合的杂岩体,稀土元素以高Pr和低Eu而显著区别于昆北和阿尔金地区。

红土岭、阿达滩岩体 出露于祁漫塔格主脊断裂及阿达滩断裂北侧,其中红土岭岩体南与滩间山群呈韧性剪切接触,北被泥盆系砾岩不整合覆盖;阿达滩辉长岩体侵入于白沙河岩群中。二者长轴方向为北西向,由绿帘透辉石岩、斜黝帘透辉石岩、含角闪斜黝帘透辉石岩、蚀变辉长辉绿岩、石英辉长辉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构成。各岩石间多为脉动侵入接触关系,构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中酸性侵入杂岩体。辉长岩在Mg/Fe-(Fe+Mg)/Si图中落入铁质区,在CaO-Al2O3-MgO图中落入镁铁质岩堆积岩区内;REE为轻稀土微富集的平坦型分配模式,微具Eu负异常;微量元素以低K2O和高Rb,Ba,Th元素为特征。辉绿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1550 ± 150 Ma(1∶25万库朗米其提幅),时代为长城纪中晚期。

库木俄乌拉孜岩体 出露于依仟巴什断裂带北侧的分支断裂带中,呈残留体产出在新元古代构造片麻岩中,长轴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由辉橄岩、橄辉岩、透辉石岩和辉长岩构成,属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辉橄岩在Mg/Fe-(Fe+Mg)/Si图中落入铁质区,在CaO-Al2O3-MgO图中位于变质橄榄岩和超镁铁堆积岩区内;REE含量与球粒陨石相近,为平坦型分配模式;微量元素低K2O。橄辉岩在Mg/Fe-(Fe+Mg)/Si图中落入镁质区,在CaO-Al2O3-MgO图中位于超镁铁堆积岩区;REE为具负Eu异常的富集平坦型模式,微量元素与辉橄岩相似。透辉石岩在Mg/Fe-(Fe+Mg)/Si图中落入镁铁质区,在CaO-Al2O3-MgO图中位于镁铁堆积岩区;REE与红土岭辉长岩相似,为一种富集平坦型分配模式;微量元素也基本与红土岭相同。辉长岩岩石化学、REE及微量元素可与红土岭辉长岩对比。辉长岩Sm-Nd年龄891 ± 19 Ma(1∶25万布喀达坂峰幅),为青白口纪。

哈拉郭勒岩体群 出露于拉忍哈拉郭勒、哈图沟及可可晒尔一带。以岩片形式产于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群中,呈北西-南东向。由蛇纹岩、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单辉橄榄岩、辉石岩、橄长岩、辉绿辉长岩等构成。不同岩体岩石组合不同,有的以超镁铁岩组合为主,有的以镁铁质岩占优势,总体为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类型。蛇纹岩在 Mg/(Fe)(Fe+Mg)/Si图中为镁质区。纯橄岩为超镁铁质岩类,REE总体为Eu负异常的平坦形图式,但各元素波动较大,相对以高Sm,Tb,Tm,Lu而低Dy,Yb值为特征。方辉橄榄岩属镁铁质成分系列岩石,REE以高Nd,La,Tm,Lu,低Pr和Eu为特征,总体呈平坦型模式。单辉橄榄岩在Mg/(Fe)-(Fe+Mg)/Si图中落于铁镁质和镁铁质区内,REE图式与纯橄岩大体相似。辉石岩位于镁质和超镁质岩区内,REE为一种具Eu负异常的平坦弱富集型模式。橄长岩位于铁镁质区内,REE 除丰度稍低外,其图形与辉石岩相似。辉长岩属镁铁质岩类,REE为轻稀土富集型右倾分配图式。总体为铁质系列的岩浆侵入体。阿得可肯德镁铁质-超镁铁质岩Sm-Nd等时年龄为1004.41 Ma(1∶25万冬给措纳湖幅)。

黑山岩体 出露于阿牙克库木湖北那棱格勒断裂带近旁,呈孤岛状出露在新近纪沉积盆地内。剖面上,上部的火山岩中有辉长岩顺层侵入体,由橄辉岩和辉长岩两种岩石构成。可见典型的堆积结构,从下往上橄榄石、辉石含量逐渐减少,角闪石增多,岩石从超镁铁质向镁铁质过渡,层序上部的堆积辉长岩呈浅色条带或似层状产出。岩体为镁铁质超镁铁质堆积杂岩体。橄辉岩为富铁类型超镁铁质岩,其中橄榄石Fo=79,为贵橄榄石,辉石En=80.35,为透辉-古铜辉石;∑REE=8.84 × 10-6,LREE / HREE=2.13,δEu=1.12,为略具Eu正异常的平坦型分配模式;微量元素相对富Ni和Cr高场强元素。辉长岩为钙碱系列,在 AFM 图中落入镁铁堆积岩区;∑REE =(12.33~23.02)× 10-6,LREE / HREE=1.08~2.67,δEu=0.87~1.39,为具Eu正异常的平坦型分配模式;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Th,Ta大离子亲石元素。伴生的基性火山岩为钙碱性拉斑玄武岩;∑REE=(39.41~59.08)× 10-6,LREE / HREE=1.46~2.07,δEu=0.95~1.40,属具Eu正异常的稀土分配模式,特征与辉长岩相似,应为同一成分系列岩浆演化作用产物。据产出关系、岩石特征及内部结构构造,应属同火山类型的层状侵入体,大体可与长沙沟层状杂岩体对比。堆晶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816 ± 10 Ma,时代为青白口纪(1∶25万阿牙可库木湖幅)。

清水泉岩体群 出露于塔妥煤矿北的清水泉—格玛龙一带,近东西向分布,向西随地层弯转而变成南西向。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主要呈构造岩片形式产于新太古-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群变质岩系中,并多集中分布于清水泉-沟里地段内。由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堆积纯橄岩、辉橄岩、辉石岩、辉长岩及辉绿岩等组成,属镁铁质-超镁铁质堆积岩类型杂岩体。方辉橄榄岩Mg/Fe约大于8,(Fe+Mg)/Si为1~1.2,属镁质超镁铁质岩类,在Al2O3-CaO-MgO图中落入变质橄榄岩区;REE除堆晶超镁铁质岩微具Eu正异常外,其余均为弱亏损平坦型分配模式。橄榄辉石岩、辉石岩在Al2O3-CaO-MgO图中落入超镁铁-镁铁堆积岩区;REE除丰度较高外,图形与超镁铁质岩类基本相似,亦属一种具Eu负异常的平坦型分配模式;微量元素以富Th,Ta,Sr,Tb而负Nd,Nb,Zr,Ti元素为特征。辉长岩在Al2O3-CaO-MgO图中落入镁铁堆积岩区;REE和微量元素特征基本与辉石岩相似。总体应属绿岩型堆积层状杂岩体。其中曾获得1279 Ma(郑健新,1992)、1331 Ma(解玉月,1998),玄武岩1372 ± 85 Ma(1∶25万冬给措纳湖幅)等同位素年龄。

扎那合惹岩体群 出露于鄂拉山西侧的扎那合惹地区,呈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岩块或岩片形式产出在白沙河岩群中,长轴方向近东西,与区域面理产状一致。由蛇纹石化纯橄岩、辉石橄榄岩、橄榄单辉辉石岩和单辉辉石岩构成。各岩石间渐变过渡,呈明显的堆积层状构造,属超镁铁质堆积层状杂岩体。在Al2O3-CaO-MgO图中纯橄岩落入变质橄榄岩区,辉橄岩属于超镁铁堆晶岩区,而辉石岩则属于镁铁堆积岩区内。REE有从纯橄岩向辉石岩丰度增高的趋势,呈轻稀土稍富集的右倾分配模式。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Th,Ta等,其他相对亏损。同清水泉岩体相同,为绿岩型堆积层状杂岩体,εSr=0.707~0.708。其中曾获得1480 Ma的同位素年龄(1∶25万兴海幅)。

畅流沟-向阳泉岩体群 出露于黑顶山一带呈构造包体形式混杂于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中,并与古元古代苦海岩群斜长角闪岩、浅粒岩、片麻岩、大理岩呈构造混杂岩产出。由蛇纹岩、纯橄岩、角闪片岩、蚀变辉长岩、阳起片岩、斜长岩、斜长花岗岩及闪长岩等构成。除蛇纹岩外其余岩石属堆晶岩类。蛇纹岩在CaO-Al2O3-MgO图中多数落入超镁铁堆积岩区,少数为变质橄榄岩;REE以明显的Pr正异常和Eu负异常为特征;微量元素以高Th,Ta,Hf,低La,Ce,Zn,Tb为特点;纯橄岩在CaO-Al2O3-MgO图中落入超镁铁质堆积岩区,REE和微量元素与蛇纹岩相似。斜长角闪片岩、阳起片岩、角闪片岩在Al2O3-CaO-MgO图中落入镁铁堆积岩区,在Al2O3-TFeO-MgO和Al2O3-CaO MgO判别图中属玄武质科马提岩类;亦具Pr正异常。角闪斜长片岩、斜长岩在Na-K Ca判别图中为奥长花岗岩类,REE与镁铁质岩相似,亦具Pr正异常。总体应属超镁铁质镁铁质-中酸性杂岩体。蛇纹岩Sm-Nd等时年龄为982 Ma,斜长岩Sm-Nd等时年龄为950 Ma,斜长角闪岩Sm-Nd等时年龄为1138 Ma;在蚀变糜棱岩中全岩Sm-Nd模式年龄为669 Ma和660 Ma(1∶25万木孜塔格峰幅)。

木孜塔格北岩体(群)出露于木孜塔格昆南断裂带北侧,呈近东西向带状产出,北倾,倾角50°~60°,北与中二叠统马尔争组、南同新近系唢呐湖组呈断层接触。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以构造岩片形式同古元古代苦海岩群石榴片岩、片麻岩、阳起片岩等呈构造混杂岩产出。基本岩石组合和岩体类型与畅流沟-向阳泉岩体群相同。蛇纹岩、斜辉橄榄岩在CaO-Al2O3-MgO图中落入变质橄榄岩区;稀土配分模式近平坦型,具Pr正异常和Eu负异常;微量元素以高Ba,Nd,Hf,低La,Sr,Zr,Y为特点,Cu+Ni+Co>Cr,个别样品富Ti和V。透闪石岩、辉绿岩在Al2O3-CaO-MgO图中落入镁铁堆积岩区,稀土元素特征具Pr正和Eu负异常,微量元素高Ti和V。角闪斜长岩的岩石化学特征显示为橄榄质科马提岩类。闪长岩在Al2O3-CaO-MgO图中落入镁铁堆积岩区,个别为超镁铁堆积岩类;稀土元素特征具Pr正和Eu负异常;Cu+Ni+Co>Cr。其与畅流沟-向阳泉相似,同属一种大陆裂谷环境的绿岩型建造。

(二)中酸性侵入岩

长城纪-青白口纪中酸性侵入岩在阿尔金及昆仑地区均有出露,阿尔金区规模较小,昆仑地区的昆北、昆中带均发育,东昆仑规模较小,西昆仑地区规模较大;铁克里克地区目前尚未发现该阶段的岩浆事件。

1.阿尔金地区

阿尔金地区中元古代侵入岩分布较少,单个岩体规模小,主要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榴二辉橄榄岩、榴辉岩)相伴,共同构成多个构造岩片,夹裹于阿尔金杂岩中。典型的岩体有巴什瓦克石棉矿花岗质片麻岩和淡水泉片麻岩。

巴什瓦克石棉矿花岗质片麻岩 与相邻地质体以糜棱面理接触,常含榴辉岩、石榴二辉橄榄岩及含榴斜长角闪岩透镜体。岩石类型为糜棱岩化含榴花岗片麻岩,属次铝质-偏铝质岩石,属钙性-钙碱性系列。岩石常量元素及特征参数与Ⅰ型花岗岩相似;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略向右倾,轻重稀土分馏均不明显,具有较明显的Eu负异常,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离子探针质谱仪测定的上、下交点年龄值分别为3396 ± 418 Ma和856 ± 12 Ma(1∶25万苏吾石杰幅),各自代表了岩浆母岩年龄和岩浆形成年龄。岩体化学与 Maniar等(1989)划分的造山带构造环境各类花岗岩相比,与大陆碰撞型花岗岩(CCG)相似;在Nb-Y判别图上(Pearce,1984,图略),所有样品落入同碰撞花岗岩区。

淡水泉片麻岩 处于阿尔金南缘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上,侵入于长城纪及蓟县纪基底岩片中,与围岩侵入接触。岩石有条带状花岗质变晶糜棱岩、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糜棱片岩等。原岩为斑状粗-中粒黑云二长-钾长花岗岩,属强过铝质岩石、高钾钙碱性岩系列。随SiO2的增加,向富钾贫钠演化。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分馏较弱,δEu=0.34~0.60,为中等亏损,随SiO2的增加,亏损加强。洋脊花岗岩(ORG)标准化地球化学图式(Pearce等,1984)强富集Rb,Th,弱富集Ce,Sm,而Ba,Ta,Nb,Hf,Zr不同程度地亏损,显示为同碰撞花岗岩配分曲线特征。其中单颗粒锆石U-Pb法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312 ± 2 Ma和435 ± 1 Ma,谐和年龄为1312 Ma(1∶25万瓦石峡幅)。

肖鲁克-布拉克片麻岩套 处于阿尔金造山带阿尔金地块南缘的肖鲁克-布拉克高压变质岩带及英格里克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侵入于新太古-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群。呈岩基状或小岩株状产出,含较多浅源捕虏体,如斜长角闪岩、石榴辉石角闪质岩及少量暗色闪长质包体。岩石组合有条纹状含斑细粒黑云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条带状含斑细-中粒(含)石榴黑云二长-钾长花岗质片麻岩、条带-斑状粗中粒(含石榴)黑云二长-钾长花岗质片麻岩。原岩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岩石为弱过铝-强过铝质,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列。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分馏较弱,δEu=0.38~0.62,随着岩浆的分异演化,δEu值递减,Eu亏损加强。微量元素相对洋脊花岗岩强烈富集Rb和Th,弱富集Ce,Sm,而Ba,Ta,Nb,Hf,Zr不同程度亏损,并随着岩浆的分异演化,Rb,Th富集愈明显,而Ba和Ta等亏损愈强烈,总体显示为同碰撞花岗岩配分曲线特征。锶初始比值(εSr)为0.70759。其中单颗粒锆石熔融U-Pb法上、下交点年龄为1209 ± 41 Ma和400 ± 15 Ma,其谐和年龄为1209 Ma。全岩Rb-Sr等时年龄为1034.6 Ma(1∶25万瓦石峡幅)。

库如克萨依片麻岩套 处于阿尔金造山带北阿尔金地块,侵入长城纪巴什库尔干岩群,后被加里东期岩体侵入。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含浅源捕虏体。主要岩石为条纹(条带)状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局部过渡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钾长花岗质片麻岩,边部出现少量的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原岩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为弱过铝-强过铝质岩石,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列。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分馏较弱,δEu=0.20~0.32。微量元素相对洋脊花岗岩强烈富集Rb和Th,弱富集Ce和Sm,而Ba,Ta,Nb,Hf,Zr不同程度地亏损,显示同碰撞花岗岩配分曲线特征,随着岩浆的分异演化,Rb和Th富集愈明显,而Ba和Ta等亏损愈强烈。锶初始比值较低(εSr=0.70568)。总体兼具有 S型和I型花岗岩的成因特点。颗粒锆石熔融U-Pb法上、下交点年龄为871 ± 17 Ma和156 ± 24 Ma,谐和年龄为871 Ma。全岩Rb-Sr等时年龄为941.8 Ma(1∶25万瓦石峡幅)。

该岩浆岩带向西在且末一级电站见有该时期的变质侵入体,侵入新太古-古元古代阿尔金岩群。主要岩石有黑(二)云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含榴黑云母二长变粒岩、含榴矽线黑云二长片麻岩等。原岩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弱过铝-强过铝质岩石,属钾质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明显亏损,δEu=0.54~0.59。微量元素丰度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U 较高,高场强元素Sc,Ti,V,Mn,Nb,Y,Zr,Hf,Ta中等,过渡型元素Ni,Co,Cr较低。二云二长花岗岩锆石上交点年龄为1311 ± 66 Ma,下交点为463 ± 25 Ma;分别代表侵入体原岩形成年龄和主要热事件年龄(1∶25万且末一级电站幅)。

2.昆仑山地区

该阶段侵入岩较为发育,在东昆仑、祁漫塔格山、西昆仑均有出露。主要位于昆中断裂带以北和祁漫塔格-其曼于特-库地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以南的昆中地块,昆南带在东昆仑1∶25万冬给措纳湖幅智育小学一带零星分布。其中典型岩体从东向西分布如下。

义龙侵入岩 分布于东昆北沟里地区及东昆南智育小学等地。一般规模较小,局部见暗色基性包体。围岩为新太古-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群、古元古代苦海岩群,被华力西-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侵入。具片麻状构造,强烈变形、变质,岩体与围岩相互穿插,可见岩体与围岩间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主要岩石有二云斜长片麻岩和二云二长片麻岩,原岩类型为奥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东昆北沟里侵入岩稀土元素表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特征。奥长花岗岩的稀土元素总量略高,轻稀土富集中等,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具明显的Eu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图略)显示轻稀土富集,中、重稀土平坦型,分配型式与太古宙奥长花岗岩稀土配分型式相同(据O'Nions等,1978),为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继承了地壳物质Eu负异常的特征。英云闪长岩稀土总量略低,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δEu=1.15~1.46),稀土配分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该分配曲线与太古宙英云闪长岩稀土配分曲线非常相似(据O'Nions等,1978),可能为玄武质岩浆经结晶分异而形成。昆南智育小学的英云闪长岩与昆北奥长花岗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微量元素昆北花岗岩具有Rb,Th,Ce富集,Nb,Ta,Zr亏损特征,其分布型式与同碰撞花岗岩和碰撞后花岗岩类似;而东昆南构造混杂岩带的花岗岩Nb,Ce较富集且分布型式较平坦,与斯凯尔加德侵入岩分布型式相近,为板内花岗岩(侵入衰减大陆岩石圈)。东昆北沟里奥长花岗岩单矿物锆石 Pb-Pb、U-Pb 一致曲线年龄为703 ± 15 Ma (1∶25万冬给措纳湖幅)。

阿喀、滩北山变质侵入体 分布于祁漫塔格山南侧昆中微陆块中,平面形态呈不规则带状,长轴方向近北西向展布,与围岩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侵入接触。岩体规模小,6个侵入体共计13.5 km2。未见深源包体。普遍发育片麻状构造,片麻理与围岩片麻理一致。阿喀侵入体岩性为灰色条带状二云斜长片麻岩、灰色眼球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花岗闪长岩。滩北山侵入体岩性为灰褐色条带状眼球状黑云钾长片麻岩,原岩为正长花岗岩(类)。阿喀、滩北山变质侵入体分别属过铝或准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铝过饱和高钾钙碱性系列。二者稀土配分曲线轻稀土明显右倾,重稀土呈平滑曲线,Eu中等亏损-弱亏损,Ce基本无亏损,表明变质侵入体岩浆源于上地壳物质的重熔。微量元素在洋脊花岗岩(ORG)标准配分图中特征与同碰撞花岗岩一致。滩北山变质侵入体中获得锆石U-Pb上交点年龄831 ± 51 Ma(1∶25万库朗米其提幅)。

阿克却哈侵入体 位于东昆中微陆块,岩体规模小,呈不规则岩株状,北西向展布,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以韧性剪切带接触。发育眼球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为浅肉红色眼球状含榴二云(黑云)二长片麻岩,原岩为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岩石化学及矿物学特征显示为强过铝质岩石,属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强富集强分馏,重稀土相对平坦,强Eu 负异常,显示地壳重熔特点。微量元素中 Rb/Sr =1.94~5.3,远远高于地壳值(0.24)。以ORG 为标准的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与阿曼同碰撞花岗岩分布型式(Pearce,1984)近于重叠,反映与大陆碰撞、地壳增厚密切相关。

库地南岩体 位于西昆仑库地蛇绿混杂岩带以南、康西瓦断裂以北的昆中微陆块上,不规则长条状近东西向延伸,与长城纪和蓟县纪变质地层呈侵入接触。受后期变质、变形作用,发育与围岩面理一致的片麻理构造。可见以闪长质岩石为主的暗色包体。原岩为黑云二长花岗岩,属过铝钙碱性岩石系列,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与维氏(1962)克拉克值相比,具有Li,Be,Rb,Nb,Ta等壳源元素相对富集,Cr,Ni,Ba,Cu,Sc等幔源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稀土配分曲线显示右倾较陡型式,轻稀土富集,明显的Eu负异常和重稀土亏损。张传林(2003)等获该岩体815 ± 5.7 Ma的锆石SHRIMP年龄。

现存于造山带中的蛇绿岩往往是被肢解的、不完整的,常呈洋壳残片混杂于陆源碎屑物之中。项目组依据《中国地层指南》(2000)制定了适合我们野外工作的蛇绿混杂岩填图单位的划分及准则。

通过对木孜塔格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剖面的测制和路线的追索,发现蛇绿岩建造的各组成单元超镁铁岩(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斜辉橄榄岩、蛇纹岩)、镁铁岩(辉长岩、角闪岩、阳起石岩)、斜长花岗岩分异物(闪长岩)及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与基质为构造接触,在平面上呈长条带状、凸镜状、不规则状等构造包体混杂于基质中,为构造无序地层。依据《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00)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定义,“蛇绿混杂岩”可作为一种特殊岩石地层单位中无级别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本文即采用之。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分别命名为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MO),畅流沟-向阳泉蛇绿混杂岩(CO)。

MO代表“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词条第一个字“木”字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M”加上蛇绿岩Ophiolit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O”所组成,为无级别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代号。

CO代表“畅流沟-向阳泉蛇绿混杂岩”词条第一个字“畅”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C”加上蛇绿岩Ophiolit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O”所组成,为无级别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木孜塔格幅(J45 C 004003):比例尺1:250 000

本文来自作者[cqygx56]投稿,不代表广鑫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ygx56.com/zlan/202508-3153.html

(14)
cqygx56的头像cqygx56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cqygx56的头像
    cqygx56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广鑫号的签约作者“cqygx56”

  • cqygx56
    cqygx56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本区下中泥盆统出露零星,缺失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比较连续,尤以海相三叠系最具特色,著名的巴颜喀拉山群横贯全区,分布广泛,厚度巨大。1.依吉组(D1y)出露于玉树地区的白倾通至...

  • cqygx56
    用户080603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巴颜喀拉地层区》内容很有帮助